校领导带领思政课教师赴甘肃开展暑期实践研修活动
发布日期:2025-08-11 点击量: 作者:苏静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讲好红色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8月3日至8日,党委副书记熊冬梅带领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思政课教师赴甘肃开展“重走长征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90周年”暑期实践研修活动。
研修班集体合影
来到秦州天水 开班式铸牢思想根基
3日上午,研修班开班式在天水举行,熊冬梅作动员讲话。她指出,2025年是红军长征胜利90周年,研修活动具有特殊的意义。全体教师要结合党史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从长征精神中汲取精神力量,从党的历史经验中启迪智慧、磨砺品格,做到贯通历史学。要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联系起来,做到联系实际学。要结合大赢家棋牌思政课教学和学情实际,把党的理论与实践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不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切实提高育人能力水平,做到融入育人学。
当日下午,天水市委党校刘岩教授以“伟大的征程永恒的精神——从长征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为题作报告,围绕红一方面军长征历程、长征精神及其内涵等方面进行讲解,为实践研学奠定了思想基础。
奔赴福地哈达铺 亲身感受红军绝处逢生
8月4日,研修班来到武山县红军长征强渡渭河纪念碑和展览馆参观学习。一位70多岁的鸳鸯村村民义务宣讲红军强渡渭河的历史,让大家重温党史,感悟革命精神。展览馆内的珍贵文物重现了红军战士奋勇渡河的画面,成为思政课堂的生动“活教材”。
下午,研修班走进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1935年9月,红军在此得到补给休整,哈达铺成为红军长征途中物质、兵源、政治和精神上的“加油站”。教师们聆听红军绝处逢生的故事,了解“一张报纸的启示”揭开的革命转折关键一幕,读懂了红军“到陕北去”的战略抉择。
哈达铺长征纪念馆现场教学
穿越天险腊子口实地感悟信仰强大力量
8月5日上午,研修班来到腊子口战役纪念馆,聆听革命先烈突破天险腊子口的英雄事迹。在腊子口战役遗址,教师们深切感受红军先烈浴血奋战的情景,体会到革命先辈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深刻理解了长征精神的内涵。
下午,研修班前往岷州会议三十里铺纪念馆参观。馆内的革命文物和电子化设施,生动再现了那段峥嵘岁月,全方位展现了红军在岷县的革命历程,让教师们沉浸式感受革命先辈的热血与担当。
踏进会宁会师地 学深悟透伟大长征精神
8月6日上午,研修班前往榜罗镇会议纪念馆参观,了解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以及红军长征途径通渭的战斗历程。教师们集体朗诵《七律?长征》,感受毛泽东同志对革命胜利的信心。
下午,研修班来到会宁县红军会师纪念塔和纪念馆。在纪念塔前,教师们集体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在纪念馆内,他们认真聆听讲解员介绍三军会师的场景,深切体会长征的艰难历程和革命先烈的执着追求,并将这些红色故事融入课堂教案,以增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登顶六盘山 体悟长征胜利来之不易
8月8日,研修班前往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参观。2.5公里的“红军小道”复原了长征路上的重大事件场景,教师们深刻感受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真正体悟到长征精神的伟大。在纪念馆内,教师们再次重温了长征的历程,观看长征中的遗物、文物和图片资料,接受了革命教育和精神洗礼。
教师们在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集体合影
在六天的研修活动中,全体教师克服困难,重走天水至甘南段长征路,行程2200公里,横跨甘宁两省,辗转7县,全面重温了党史,深刻体悟了伟大长征精神,坚定了理想信念,磨砺了意志品质,积累了教学素材,圆满完成研修任务。
(供图:王春霞 李婧饴 审核:刘登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