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赢家棋牌

大赢家棋牌动态

“一带一路”促民心相通 医道无界建友谊桥梁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援外医疗队员工作纪实

发布日期:2019-10-22   点击量:   作者:   来源:西安医学院
字号: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1963年4月6日,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中国政府应邀向阿尔及利亚派遣了第一支援外医疗队,打开了中国同第三世界国家合作的新局面。从1971年起,陕西省已累计向苏丹派遣医疗队34批、马拉维7批,共1099人次,一坚持就是48年。我院近年来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按照陕西省卫健委要求,多次选派技术过硬、临床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赴苏丹、马拉维参与援外医疗工作。

关键时刻,临危受命

2009年,党员杨建军同志参加陕西省第29批援苏丹医疗队成员,远赴海外开展医疗援助,是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一名执行援外任务的医务工作者;

2011年,党员韩克实同志参加第30批援苏丹医疗队;

2017年,党员陈斌、孙鹏锐同志参加陕西省第33批援苏丹医疗队;

2018年,党员韩克实同志再次参加第34批援苏丹医疗队,并担任阿布欧舍医疗分队队长,后又申请延期,继续成为第35批援苏丹医疗队成员……

这些优秀的共产党员、优秀职工,奋战在异国他乡、传递着中国人民对非洲人民的真挚情谊,坚守岗位,做中非友好事业最坚定的建设者,带动当地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向当地民众提供宝贵的医疗救治服务。

置身异国他乡,不忘爱国情怀

援苏丹医疗队定期会举行升旗仪式,医疗队成员都会身穿洁白工作服,精神抖擞、神采飞扬、整装列队,高唱国歌,当五星红旗在阿布欧舍医院上空飘扬时,医疗队成员都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今年国庆节时,在中国驻苏丹大使国庆招待会上援外医疗队成员一起观看了阅兵仪式,一同参与了驻苏丹大使馆主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会。党员韩克实深情的说:“虽身在异国他乡,但我们仍然能时刻感受到祖国母亲所给予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升旗仪式

医疗队成员进行政治理论学习

主题教育,一个也不掉队

为了不让主题教育在援外党员中“留白”,我院党委、党支部积极与援外党员韩克实联系,充分应用“互联网+”模式,不定期通过微信等网络平台向援外党员发送主题教育应知应会内容、重点学习篇目、视频资料,争取做到“主题教育,一个也不掉队”。除此之外,援外医疗队成员也在阿布欧舍医院集体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文件及政治理论学习篇目,还充分利用学习强国APP进行学习。在援外医疗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调研汇报会上党员韩克实还作为援外医疗队发言代表之一,结合自己学习、工作和生活交流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党员韩克实的学习心得体会

坚持本职工作,用爱浇筑起友谊桥梁

党员韩克实每日要看20多名患者,加上口腔各种治疗多而复杂,经常加班到下午四五点钟(当地医院是下午2点下班),午饭常常顾不上吃。他说:“虽然工作辛苦,但内心感到很踏实很充实”。阿布欧舍医疗点没有翻译,对刚开始工作的新队员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作为老队员,党员韩克实自愿挑起这项任务,充当起了阿拉伯语“翻译”,帮助队员们更快进入医生角色,尽快开展医疗工作。

党员韩克实始终以共产党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驻地的义诊活动和医疗帮扶工作,踏踏实实的为当地居民办好事、办实事,得到了当地医护人员及人民的肯定。今年6月,阿布欧舍驻地50岁清洁工法蒂玛,患了疟疾,一周没有来上班。援外医疗队成员一同购买了营养品及食品到她家看望,法蒂玛非常感动,拿出自己舍不得喝的饮料招待队员们,让队员们很是感动。

党员韩克实为患者进行检查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当地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援外医疗不仅仅是服务和救治,更是传承——将专业的医疗救治经验及操作留在受援国,传帮带留下一只“带不走的医疗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理念是援外医疗队成员从参加援外培训伊始到工作结束一直都在坚持,并成为骨子里的信念。所以,援外医疗队成员不仅仅完成每日的门诊手术及医疗工作,更重要的是积极的与苏丹医护人员交流沟通,传、帮、带、教,提高苏丹本地医疗水平。

在艰苦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下,援外医疗队成员以高超的技术和高度的责任心,认真执行医疗操作规范,积极稳妥地开展医疗服务,帮助当地加强医院管理、卫生防疫,推进科学知识的普及,推动当地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受到了当地人民和政府的高度赞扬。

援外医疗队带给苏丹人民的不仅仅是医疗技术,还是党和政府对第三世界人民的关心和关爱。援外医疗队员始终牢记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发扬“敬佑生命、不畏艰苦、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用大爱深情谱写援助工作精彩篇章,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第一附属医院 文/李豆)